讲到三世因果,大家很不容易相信,因为看不见的原故。其实很容易看,我告诉你一个办法,可不是神通啊!不要瞪起眼睛,以为有个法子传你。你只要看看我们自己一生就晓得了,尤其我们在座中年以上的朋友,我们中年所遭遇的环境,是年轻时候已经埋伏下的因;晚年所得的果,也就是年轻及中年自己所作所为的结果。把人生分三个阶段,二十岁前当前生,二十到四十当这一生,四十到六十当后生。这个三世因果也差不多了。或者看近一点,昨天就是前生,今天就是现在生,明天就是来生。
我们很多同学常常跑来跟我开玩笑,老师啊!我前生究竟是什么变的?我又没有神通,但是你自己可以看得见啊,“欲知前生事,今生受者是”。你这一生所遭遇的事,就是前生的果报,“欲知来生事,今生作者是”。佛法最难之处就是这个三世因果,六道轮回,它承认生命是永恒的,但生命的现象则是变来变去的。
——《金刚经说什么》
做善事不一定得好报的,很多人只做了一点善事,就马上想得好报,那是不可能的。大的、好的报应,是种在阿赖耶识的根根里,是未来的福报。
所以因果报应是个大问题,有时看到社会上有的人非常坏,但是却非常有福报。好像大部分坏人的福气都比好人好。当然很多好人实际上是笨人,越笨人越好。人聪明一点就坏,聪明同坏像是两兄弟。聪明而不坏,有本事做坏事而不做,那是善人。有的同学自认没有做坏事,可能是因为你没有本事去做,要讲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,那你成不了佛的,因你屠刀也没拿过。我拿把屠刀给你,你可能拿着手就发抖了,那也用不着放下,都抖掉了。放下屠刀是放下杀人如麻的刀,放下这个杀人的权力和本事,才可以立地成佛。
所以一般人不能说是好还是坏。韩信看不起同时和刘邦打下天下的一班人,对他们说“公本碌碌,因人成事”,意思是,你们这些人不提也罢,还不是靠我们打天下才有碗饭吃。一般人对自己认识不清楚,对别人也认识不清,都以为自己是好人。佛法的因果报应道理在哪里呢?如果一个非常坏的人却有很好的福报,这是他过去生的善根所带来善报的业没有受完,所以这一生是好的。这一生所造的恶业,要到他生来世受报。
因果不是那么现实,不等于买股票做生意,钱下去了能马上赚回来。因此,修菩萨道的人不求善报,所以他种诸善根,才无有疲厌,不会计较是否得到好报,也就不会有心理上的疲厌。活着的时候,随时随地都在做善事,种善根。
——《维摩诘的花雨滿天》
有人怀疑,一件好事未做的人,还做了若干坏事,却生活得那么富裕康乐,这又是什么道理?司马迁在写《伯夷列传》中,也曾提出一个疑点:“天之报施善人,其何如哉”,又说“余甚惑焉,傥所谓天道,是邪,非邪”。不过他写这篇文章,对这类的困惑不作答案,只提一个问题,让读他文章的人自己去思索。
佛家的答覆很简单,某人现世是坏人,但他之所以有如此好的境遇,是因为他前生善业所得的善报还没有完;他现生所做的坏事,等到恶贯满盈时自会结算。在我个人的人生经验,佛法说的是对的。
我看到许多人一生的经历,报应非常快,好像比电脑计算还要快。其实许多人就是现世报,但是受报的人自己并不明白。所以中国社会,普遍流行的有四句话: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不是不报,日子未到”,这是大家都爱说的。
人一定要走上正路的,走邪门,行左道,终归曲折而难有结果。也就是说人一定要有作人的标准。尽管许多人,不走正道而得意一时,最后还是有问题。不过许多人还是只顾目前,不顾自己的后果。虽然我们看到不少人作恶多端,却仍然安享天年,但是这笔帐终归有来世结算的。
——《孟子与尽心篇》《论语别裁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