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工业管道颜色及标识规范》
FF/GCAB-01-16-2010
1.目的
为了便于工业管道内的物质识别,确保安全生产,避免在操作上、设备检修上发生误判断等情况,制定本规范。
2.适用范围
本规范规定了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、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。
本规范适用于工业生产中非地下埋没的气体和液体的输送管道。
3.定义
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
3.1识别色:用以识别工业管道内物质种类的颜色。
3.2识别符号:用以识别工业管道内的物质名称和状态的记号。
3.3危险标识:表示工业管道内的物质为危险化学品。
3.4消防标识:表示工业管道内的物质专用于灭火。
4.基本识别色
4.1根据管道内物质的一般性能,分为八类,并相应规定了八种基本识别色和相应的颜色标准编号见下表。
物质种类
基本识别色
颜色标准编号
色样
水
艳绿
G03
见电子版本
水蒸气
大红
R03
空气
淡灰
B03
气体
中黄
Y07
酸或碱
紫
P02
可燃液体
棕
YR05
其他液体
黑
-
氧
淡黄
PB06
4.2基本识别色标识方法
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标识方法,使用方应从以下五种方法中选择。
a)管道全长上标识;
b)在管道上以宽为150mm的色环标识;
c)在管道上以长方形的识别色标牌标识;
d)在管道上以带箭头的长方形识别色标牌标识;
e)在管道上以系挂的识别色标牌标识。
4.3 当采用4.2中b)、c)、d)、e)方法时,两个标识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为10m。
4.4 4.2中c)、d)、e)的标牌最小尺寸应以能清楚观察识别色来确定。
4.5当管道采用4.2中b),c),d),e)基本识别色标识方法时,其标识的场所应该包括所有管道的起点、终点、交叉点、转弯处、阀门和穿墙孔两侧等的管道上和其他需要标识的部位。
5.识别符号
工业管道的识别符号由物质名称、流向和主要工艺参数等组成,其标识应符合下列要求:
5.1 物质名称的标识
a)物质全称。例如:氮气、硫酸、甲醇。
b)化学分子式。例如:N2、H2SO4、CH3OH。
5.2 物质流向的标识
5.2.1工业管道内物质的流向用箭头表示,如果管道内物质的流向是双向的,则以双向箭头表示。
5.2.2当基本识别色的标识方法采用4.2中d)和e)时,则标牌的指向就作为表示管道内的物质流向,如果管道内物质流向是双向的,则标牌指向应做成双向的。
5.3 物质的压力、温度、流速等主要工艺参数的标识,使用方可按需自行确定采用。
5.4 5.1和5.3中的字母、数字的最小字体,以及5.2中箭头的最小外形尺寸,应以能清楚观察识别符号来确定。
6.安全标识
6.1危险标识
a)适用范围:管道内的物质,凡属于GB13690所列的危险化学品,其管道应设置危险标识。
b)表示方法:在管道上涂150mm宽黄色,在黄色两侧各涂25mm宽黑色的色环或色带,安全色范围应符合GB2893的规定。
c)表示场所:基本识别色的标识上或附近。
6.2消防标识
工业生产中设置的消防专用管道应遵守GB13495的规定,并在管道上标识“消防专用”识别符号。标识部位、最小字体应分别符合4.5、5.4的规定。
7.工业管道涂颜色和注字规定表
工业管道涂颜色和注字规定表
序号
介质名称
涂色
管道注字名称
注字颜色
1
工业水
绿
上水
白
2
井水
绿
井水
白
3
生活水
绿
生活水
白
4
过滤水
绿
过滤水
白
5
循环上水
绿
循环上水
白
6
循环下水
绿
循环回水
白
7
软化水
绿
软化水
白
8
清静下水
绿
净化水
白
9
热循环回水(上)
暗红
热水(上)
白
10
热循环回水
暗红
热水(回)
白
11
消防水
绿
消防水
红
12
消防泡沫
红
消防泡沫
白
13
冷冻水(上)
淡绿
冷冻水
红
14
冷冻回水
淡绿
冷冻回水
红
15
冷冻盐水(上)
淡绿
冷冻盐水(上)
红
16
冷冻盐水(回)
淡绿
冷冻盐水(回)
红
17
低压蒸汽
红
低压蒸汽
白
18
中压蒸汽
红
中压蒸汽
白
19
高压蒸汽
红
高压蒸汽
白
20
过热蒸汽
暗红
过热蒸汽
白
21
蒸汽回水冷凝液
暗红
蒸汽冷凝液(回)
绿
22
废气的蒸汽冷凝液
暗红
蒸汽冷凝液(废)
黑
23
空气(压缩空气)
深蓝
压缩空气
白
24
仪表用空气
深蓝
仪表空气
白
25
氧气
天蓝
氧气
黑
26
氢气
深绿
氢气
红
27
氮(低压气)
黄
低压氮
黑
28
氮(高压气)
黄
高压氮
黑
29
仪表用氮
黄
仪表用氮
黑
30
二氧化氮
黑
二氧化氮
黄
31
真空
白
真空
天蓝
32
氨气
黄
氨
黑
33
液氨
黄
液氨
黑
34
氨水
黄
氨水
绿
35
氯气
草绿
氯气
白
36
液氨
草绿
纯氯
白
37
纯碱
粉红
纯碱
白
38
烧碱
深蓝
烧碱
白
39
盐碱
灰
盐酸
黄
40
硫酸
红
硫酸
白
41
硝酸
管本色
硝酸
蓝
42
醋酸
管本色
醋酸
绿
43
煤气等可燃气体
紫
煤气(可燃气体)
白
44
可燃液体
银白
油类(可燃液体)
黑
45
物料管道
红
按管道介质注字
黄
7.1对于采暖装置一律涂刷银漆,不注字。
7.2通风管道(塑料管除外)一律涂灰色。
7.3对于不锈钢管、有色金属管、玻璃管、塑料管以及保温外用铅皮薄护罩时,均不涂色。
7.4对于室外地沟的管道不涂色,但在阴井内接头处应按介质进行涂色。
7.5对于保温涂沥青的防腐管道,均不涂色。
附录A(标准的附录)
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标识方法应用举例:
A1基本识别色和流向、压力、温度等标识方法参考图(图A1)
管道颜色2 (略)
A2危险化学品和物质名称标识方法参考图(图A2)
管道颜色3 (略)
天正管线的绘制标准颜色表(CAD绘图时采用):
《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、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》(GB7231-2003)
国家标准局批准2003-10-01实施
本标准第4章4.1;第6章6.1、6.2为强制性的,其余为推荐性的。
本标准是对GB7231-1987《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》首次进行修订。
本标准是参考德国DIN2403-1984《管道按流体介质的标识》和日本JIS9102-1987《配管系的识别显示》修订的。
为了便于工业管道内的物质识别,本标准的基本识别色由原来的七种颜色增加到八种颜色,管道内物质的标识方法由原来的二种提高到五种。
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。
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,代替GB7231-1987。
本标准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安全生产局提出和归口。
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:上海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。
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: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。
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沈国定、郑宝琴、吴高兴。
1 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、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。
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中非地下埋没的气体和液体的输送管道。
2 引用标准
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,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。本标准出版时,所示版本均为有效。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,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。
GB2893-1982安全色
GB13495-1992消防安全标志
GB13690-19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
其他内容同上面的《工业管道颜色及标识规范》 FF/GCAB-01-16-2010
XXX企业规定(仅供参考)
1 总则
1.1为了确保安全生产,避免在操作上、设备检修上发生误判断等情况,
根据《电力生产企业安全设施规范手册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行业标准《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》并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。
2 油漆
2.1下列情况必须按不同要求进行外部油漆:
2.1.1不保温的设备、管道及其附件;
2.1.2介质温度低于120℃的保温设备、管道及其附件;
2.1.3.支吊架、平台扶梯等(现场制作部分)。
2.2不保温的设备和管道应根据防腐工艺要求和油漆的性能选用油漆,选用的油漆种类、颜色和涂刷度数应符合下列规定:
2.2.1.室内布置的设备和管道,宜先涂刷2度防锈漆,再涂刷1~2度油性调合漆;室外布置的设备和汽水管道,宜先涂刷2度环氧底漆,再涂刷2度醇酸磁漆或环氧磁漆;室外布置的气体管道,宜先涂刷2度云母氧化铁酚醛底漆,再涂刷2度云母氧化铁面漆。
2.2.2.油管道和设备外壁,宜先涂刷l~2度醇酸底漆,再涂刷l~2度醇酸磁漆;油箱、油罐内壁,宜先涂刷2度环氧底漆,再涂刷1~2度铝粉缩醛磁漆或环氧耐油漆。
2.2.3.管沟中的管道,宜先涂刷2度防锈漆,再涂刷2度环氧沥青漆。
2.2.4.循环水管道、工业水管道、工业水箱等设备,宜先涂刷2度防锈漆,再涂刷2度沥青漆;直径较大的循环水管道内壁,宜涂刷2度环氧富锌底漆。
2.2.5.排汽管道应涂刷l~2度耐高温防锈漆。
2.2.6.制造厂供应的设备(如水泵、风机、容器等)和支吊架,若油漆损坏时,可涂刷1度颜色相同的油漆。
2.2.7.设备和管道的油漆颜色可按下表执行(管道油漆颜色表)
管道油漆颜色表
(摘自《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》DL/T5072
管道的色环、介质名称及介质流向箭头的位置和形状 (略)
管道的色环、介质名称及介质流向箭头的位置和形状尺寸 (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