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商时代及以前,氐人部落先在今河北北部的太行山麓同早已分布 于此的戎、北狄、东夷、东胡等族融合,形成了新的氐族族群,随后又 向西南迁徙至甘肃南部地区,与羌族杂居,互相融合,到汉魏时期发展 壮大。

氐人部落可谓是源远流长,各部分支繁多而复杂,延续时间久远。 氐人部族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史籍中。氐人自称“盍稚”,“氐”为他 族对其的称呼。魏晋以降,逐渐成为氐人的自称。由于氐与羌相邻,先 秦人乃视之为氐地之羌,乂觉与羌有别,因称之为氐羌,或单称氐。关 于氐羌部族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:一说氐、羌同源而异流;另一说 氐、羌虽自古关系密切,然而从来都是两个不同的种族。

有些专家认为:从春秋战国至秦汉,氐人活动在西起陇西,东至略 阳,南达岷山以北的地区,约相当于魏晋的陇西、南安、天水、略阳、 武都、阴平六郡及其南邻,即今甘肃省东南、陕西省西南、四川省西北 交界处,包括渭水、汉水、嘉陵江、岷江、涪江诸水源头。起初主要聚 居地区在西汉水、白龙江流域,此外还与其他部落杂处。

从西汉至三国,氐人经历了两次较大的迁徙。西汉初,氐人各部已 “自有君长”,有众多分支,各有称号,作为统治阶级中代表人物的?

展开全文

“王”、“侯”已经 形成。在西晋末年 永嘉之乱时.氐人 部落加人了 “五胡 乱中”的行列,先 后建立了前秦、后 凉等国。南北朝 时,除了氐族部落 大部分处于北魏统 治之下。这时,秦 岭以西、宕昌以东 的氐族的生产和风俗文化也跟内地汉族无多大区别。到唐代,氐人几乎 都融入了汉族之中,但也有一部分则向两南迁人川西、滇北、滇中,因 地理环境影响,在唐蕃长期征战不定中未被同化。

由上可以看出:氐人部落是一群人数众多、迁徙分布范围广、影响 深远的占老部落,对中华民族的构成有着重要的贡献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