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战结束后,《开罗宣言》和《波茨坦公告》明确要求日本将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,然而1972年,美国将冲绳行政权交予日本时擅自将钓鱼岛纳入其中。

日本方面不断强化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,2012年,日本政府推动钓鱼岛“国有化”进程,引发中方强烈反应,近年来,日本政客频频挑衅,加强军事部署,包括采购美制无人机加强对钓鱼岛周边的监控。

钓鱼岛的战略价值不容小觑,它位于东海咽喉地带,是中国向东进入太平洋的重要通道,专家估算,钓鱼岛周边海域油气储量可能有800亿吨,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。

渔业

除了钓鱼岛,南沙群岛问题涉及面更为广泛,中国对南沙的主权有着充分历史依据,从唐宋时期开始,中国渔民就在南沙海域活动。

1947年,中华民国政府正式划定了“九段线”,将南沙群岛纳入中国版图,但南海资源丰富,引起周边国家觊觎。

越南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等国纷纷抢占岛礁,使得南沙问题成为国际争端,2016年,菲律宾甚至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,但中国明确表示不接受、不承认该裁决。

南沙群岛

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,它是全球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,年航运货值在2025年已突破5.2万亿美元,占全球贸易总量的近三分之一。

资源方面更是惊人,根据2025年国际能源署数据,南海油气资源丰富,中国地质大学研究显示,南沙群岛海域石油储量或超过500亿吨,天然气可开采量超过20万亿立方米。

中国近年来在南沙群岛采取了多项措施巩固主权,包括在永暑礁加建第二条跑道,并部署大型无人机系统,强化空中巡航能力,这些行动合法合理,是中国主权的正当行使。

而藏南问题也很棘手,藏南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,比台湾还要大一圈,目前被印度非法占领,称为“阿鲁纳恰尔邦”,这片土地自古就是中国领土,清朝时期归西藏地方政府管理。

问题的根源在于1914年的“西姆拉会议”,英国代表麦克马洪私下与西藏地方代表划定了所谓的“麦克马洪线”,将藏南地区划归英属印度,历届中国政府从未承认这条线的合法性。

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,中国军队曾收复藏南,但后来主动后撤,印度趁机重新占领该地区,并向该地移民、修建基础设施,试图造成既成事实。

藏南地区的价值不仅在于面积广大,更在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,这里气候湿润,森林覆盖率高达90%,被誉为“西藏的江南”,雅鲁藏布江流经此地,水能资源极其丰富。

印度近年来不断强化对藏南的实际控制,据2025年印度国防部数据,藏南地区新增了3个军用机场、5条边境战备公路,并部署了“山地打击军”部队。

印度军队

中国则采取反制措施,2024年,中国公布30个藏南地名标准化,强化主权主张。2025年,中国又将米林、错那等边境地区撤县设市,加强行政存在,推进边境小城镇建设。

解决这些领土问题需要智慧和决心,中国已经展现出灵活处理领土争端的能力。

中蒙边界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先例,1962年,中蒙两国仅用37天就确定了长达4673公里的边界线,中国收回了5620平方公里的争议土地,这一成功源于中方充分的历史准备和灵活的策略。

中蒙边境

珠穆朗玛峰的解决方案同样彰显智慧,毛泽东主席创造性地提出共享方案:以珠峰峰顶为界,南侧归尼泊尔管辖,北侧属中国领土,这一方案既尊重地理现实,又照顾两国民族情感。

对于剩余的三大领土问题,中国始终坚持“搁置争议,共同开发”的原则,但在主权问题上绝不妥协,2025年,中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的常态化巡航已经展现了维护主权的决心。

国际形势也在发生变化,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,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这些领土问题不仅关乎中日、中印或中国与东盟关系,更关乎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和尊重国际法治的问题。

领土完整不是地图上的线条游戏,而是民族尊严与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,历史经纬从不由单方面书写,战略定力才能赢得最终胜利。

中国追求的不仅是土地的回归,更是一个古老民族对完整家国的集体记忆与未来安全的内在需求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