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国家法律法规要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》

第三十二条: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值班监看、信息保存使用、运行维护等管理制度,相关信息的保存期限?不得少于90日。

适用范围:包括机场、火车站、地铁站、大型商场、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。

《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》

第二十条:公共区域的视频图像信息保存期限?不得少于30日,重点领域和敏感场所的保存期限可根据需要延长。

重点领域:金融机构、学校、医院、交通枢纽等。

二、地方性法规补充

不同省市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严格的标准,例如:

北京市

《北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》规定:

人员密集场所监控视频保存期限?不得少于30日,重要区域(如地铁、机场)建议保存?90日以上。

广东省

《广东省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》明确:

重点单位(大型商业综合体、旅游景区等)的监控视频需保存?至少60日。

三、行业特殊要求

交通运输领域

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》:地铁站、高铁站等场所监控视频需保存?90日以上,涉及安全事件的视频需长期存档。

民航领域:机场监控视频保存?不少于90日,安检区域视频保存?180日。

教育机构

《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》:校园出入口、食堂、宿舍等重点区域监控视频保存?至少90日。

医疗卫生机构

《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》:医院关键区域(急诊科、药房等)监控视频保存?不少于60日。

四、技术标准与存储要求

分辨率与存储容量

高清摄像头(1080P)每路视频每日存储量约?20-30GB(H.265压缩格式)。

以30天存储为例,单路摄像头需配置?600-900GB?存储空间。

存储设备要求

推荐使用专用网络硬盘录像机(NVR)或云存储服务,确保数据安全性和可追溯性。

存储设备应具备防篡改、加密备份功能,并定期维护检查。

五、法律责任与处罚

未达保存期限:

依据《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》第三十五条,可对单位处?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,对直接责任人处?5000元以下罚款。

数据泄露或篡改:

造成严重后果的,可能涉及《刑法》第二百八十五条(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)或第二百八十六条(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)。

六、合规建议

分类管理:

普通区域保存?≥30日,重点区域(出入口、安检区等)保存?≥90日。

定期审计:

每季度检查存储设备运行状态,确保数据完整。

应急预案:

重要视频应异地备份,突发事件相关视频需长期存档。

法律咨询:

结合地方政策和行业规范,制定个性化存储方案(如金融、文博等高风险场所可延长至?180日)。

附:常见场所监控保存时间参考

场所类型

最低保存期限

法律依据

地铁站、火车站

90日

《反恐怖主义法》第三十二条

大型商场、体育场馆

30-90日

地方管理条例

学校、医院

60-90日

行业安全规范

金融机构、博物馆

180日

行业特殊要求

注意事项:

以上标准可能随政策调整更新,建议定期查阅国家及地方最新文件(如公安部、应急管理部官网)。

涉及个人隐私的视频数据,需同时遵守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相关规定,避免滥用或泄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