搭建个人博客的标准姿势写了这么久博客,从来没记录过自己的博客搭建经验,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整个过程如何,需要什么准备工作:
以上是我整理的提纲,总纲不变,我们列举下顺序:
1. 域名2. 服务器3. DNS 解析4. 博客框架5. 对象存储6. 网站分析7. 版权8. 安全9. 多语言(i18n)一、域名选择合适的域名供应商,购买自己喜欢的域名。博主自己使用的是阿里云。这里不含任何偏爱的成分哈,经历过腾讯云到阿里云的切换,体验变好了吧(个人感觉)。
怎么买,怎么选,如何选,这里省略 1w 字。但是合适的域名真的就是可遇不可求的,比如博主本人的:binlin.wang。
可以一次性购买 10 年,建议买断,如果选择长期用。每年释放一年就可以再次续费一年。一个域名同时最长持有为 10 年。
二、服务器有以下两个方案,怎么选,看自己的情况:
1. 自部署• 优点:• 可控• 玩法更多• 缺点:• 要备案• 贵(个人开发中是一笔不小的开销,特别是 10 年以上的维护)• 容易被 DDOS 宕机2. 托管• 优点:• 快速部署(整套部署流程人家都具备)• 支持解析• 成熟• 缺点:• 有一定限制(个人开发者够用)• 啥时候收费不知道• 啥时候跑路也不知道不过不用担心,源代码在自己手里,即便是跑路了再换平台即可,何况是 Vercel 呢
博主比较穷,依旧选择的是最廉价的 托管(Vercel 或者 Github Pages)。
没有开发基础的小伙伴就直接跳过 Github pages 吧,毕竟 CI/CD 需要自己手撸 yml。
3. DNS 解析国内的政策规定,在国内的服务器必须备案,这里也提醒大家一定要 遵纪守法、文明上网、网络不是法外之地。
DNS 解析怎么选看自己,如果有国外访问的诉求,可以直接 CF(Cloudfire) ,这里就不解释了吧,毕竟 CF 稳定是头号大哥,本身也是专门做代理解析的公司,全球有很多节点。
4. 博客框架我这里给几个建议:
• 自建(有编程基础的小伙伴直接冲)• Hexo(懒人模式,平民玩家均可上手)• Next & Vercel(脚手架博客模版,跟 Hexo 类似,但是 Vercel 是 Next 的爹)博主本人基本都有三个模式,各自适用不同的需求,比如 weekly 周刊站点就是自建(借助 Mkdocs & Github Pages)、blog 博客站点就是 Next & Vercel (学习 Next & 实践 各种 Next 知识点)......
5. 对象存储也有两种方式:
• 国内云厂商自己的存储(好用不贵)• Github 存储(白嫖,但是国内访问较慢)博主自己两种都用,看心情,想用啥就用啥。这里推荐一个工具 uPic。
不是一般的方便!
6. 网站分析很多啦,看个人情况自己选吧,博主本人选的是 Google Ana + CF Ana
Google Ana 可以上报自定义埋点,可以观测一些基础数据;
CF 就更加直观了,可以看 FCP 等指标,可以看 url 访问情况。
7. 版权建议大家要尤其注重不要侵权,尊重任何作者的任何创作成果,在开源 MIT 的协议下进行知识共享,勿要以盈利为目的。
引用要注明来源。
这里推荐使用图片,全部基于 CC0 协议,有很多小伙伴不知道 CC0 协议是啥,我来普及一下:
这里也列举一些 CC0 网站:
• negativespace.co• burst.shopify.com• pexels.com• pixabay.com• splitshire.com8. 安全• 网站安全直接上 CF,配置一些 WAF 和 DDOS 规则,会相对比较省心一点。
• 资源安全COS 或者 OSS 开启防盗链,防止自己的资源被引用,造成流量损耗。
9. 多语言(i18n)我没几个开 i18n 的,除了个人介绍站。这里推荐朋友 MyNameIsDu 的 translator 工具
以上便是博主本人在过去 5 年以来经营站点的心得,更像是最佳实践吧,希望为各位带来一些帮助,特别是选型和考量上。
我是不换,本期博客到这里就结束了~我们下期再见 👋